对于每天都要进行大量内容收集和整理的博主来说,苏米平时已经用过非常多笔记软件,从本地的Typora再到Obsidian,还有像Notion、飞书这些平台类的,以前我总是用Notion写写剪贴、Roam做结构化笔记、Obsidian搞点知识网络这些,但总是差点效率!
尤其是“AI+知识管理”这个方向,不过最近我看到有个公号推荐几款开源AI笔记神器,不仅都能免费用(白嫖快乐),而且支持本地部署,私密数据不用上传云端,关键是还都接入了AI能力,无论是搜索、写作还是结构化管理,体验真的很不错。
所以重新整理一下,分享给大家:
Blinko
Blinko 不只是一个闪念记录工具,更是一个“灵感管理中心”。日常使用中,我习惯在脑洞一闪时直接打开 Blinko,用自然语言快速标题化卡片笔记。Click、Enter→保存,再也不用担心灵感丢失。
用了一段时间,最喜欢的就是它的卡片笔记理念。界面简洁到极致,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,就是专注于快速记录。支持macOS、Windows、Android和Linux多平台,无论你用什么设备都能无缝衔接。
可以自己部署,数据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。而且AI加持下的自然语言搜索真的很智能,随便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找到想要的笔记,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。
开源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blinkospace/blinko
Reor
Reor 适合那种笔记常没结构、零散信息太多的用户,通过它可以快速构建你的专属知识网络。
如果说Blinko是轻量级的灵感记录工具,那Reor就是重量级的知识管理系统了。这款本地运行的AI驱动应用,专门为信息量大、思维活跃的人设计。
你只管往里面丢笔记,Reor会自动帮你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,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。再加上AI驱动的语义搜索,哪怕你只记得片段信息,也能快速定位到想要的内容。
支持Markdown编辑,对于习惯用标记语言写作的朋友来说,简直是量身定制。
开源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reorproject/reor
NoteGen
NoteGen 的最大魅力是“记录到写作”的无缝衔接,从碎片素材到形成较为系统的笔记。
在记录页面,你可以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:截图、文本、插图、文件、链接等等,就像把所有的素材都丢进一个篮子里。然后AI会帮你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成可读性强的笔记。
对我来说,写博客、整理项目文档,从素材采集到结构生成,这一套完全实现闭环。它还有一个亮点是完全离线部署,十几 MB 安装包不到一分钟上手,使用门槛超低。
用它整理会议记录,效果也非常不错。先把会议中的各种要点、图片、链接都记录下来,然后让AI帮忙整理成一篇完整的会议纪要,省了不少时间。
开源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codexu/note-gen
Open-NoteBook
作为 AI 学习者,我有大量 PDF、视频、音频资料,需要快速提炼重点,这款真的是多媒体资料的智能摘要神器。
上传后,它可以自动提取、归纳核心内容,变成结构化笔记,还能把笔记转成播客,还能自定义语言和风格。苏米试过把一篇技术文档转成播客形式,在通勤路上听,确实是个不错的学习方式。
接入了各大厂商的AI大模型,输入关键词就能自动总结文献要点,对于需要处理大量资料的朋友来说,这简直是救星。支持20多种格式的文件处理,PDF、EPUB、视频、音频统统不在话下,一键转成文字分析。
开源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lfnovo/open-notebook
QOwnNotes
QOwnNotes 是那种“你只需要干就行,别想太多”的工具,也就是极简文本笔记 + 高效待办管理工具。
支持Markdown语法,笔记的可读性和组织性都很不错。同时,它内置的待办事项功能能够设置日期、优先级,并自动排序。作为日常任务管理器,重点明确、效率清晰。
最贴心的是支持与Nextcloud和ownCloud同步,电脑手机随时切换,数据永远在线。
开源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pbek/QOwnNotes
功能特点对比
工具名称
平台支持
核心功能描述
AI特性
本地部署 / 同步
Blinko
macOS, Win, Linux, Android
卡片式笔记、闪念捕捉
AI语义检索、自动分类
支持本地部署、私密性高
Reor
本地Markdown
自动链接笔记、知识网络
AI语义搜索、上下文推荐
本地运行,隐私无忧
NoteGen
macOS, Win, Linux
碎片素材收集 + 写作整理
AI结构化素材、辅写
本地部署支持(离线)
Open‑Notebook
跨平台(命令行)
PDF/音频/视频自动提取文献/资料摘要
多格式语义分析、生成播客/语音输出
本地部署,支持大文件处理
QOwnNotes
Win, macOS, Linux + Nextcloud
Markdown笔记 + GTD任务清单
(无AI)注重极简和效率
本地文件 + 云同步可选
总结
以上五款工具,各有侧重,从灵感记录、知识连接、素材写作,到资料处理、任务管理,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工作/学习笔记流。
作为一个天天和AI工具打交道的人,苏米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来选择。如果只是日常记录,Blinko足够了;如果要建立知识体系,Reor是首选;如果经常需要整理各种资料,Open-NoteBook值得一试。
最重要的是,这些都是开源项目,意味着你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数据,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。在这个数据安全越来越重要的时代,这样的选择显得尤为珍贵。
你对哪款比较感兴趣,可以留言评论,之后苏米可以出单独的部署教程!
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本站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;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5款开源AI笔记神器推荐:私有化部署 + AI加持,让记录和整理变得更智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