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之战,充满了谜团。其中最重要的,就是曹操为什么会输。要知道,当时曹操的军队可是人数最多。但是曹操还是输了,那么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。
一般的观点是,孙刘联盟发挥了作用。水战方面,孙权的东吴水军牢牢占据着长江,让曹操一筹莫展。陆战方面,刘备在江夏地区也有上万的军队,关羽张飞这些人又是非常勇猛的将军,因此也可以牵制曹操的力量。
再说,刘备毕竟是汉室宗亲,打着衣带诏的旗号和曹操多年来反抗到底,在当时收获了不少人心。其中有不少是荆州那些不甘心投降的文臣武将,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曹操的力量。
但孙刘联盟再怎么厉害,也终究不过是外因。要知道,内因才是关键。所以,曹操输掉赤壁之战的原因,还是在于内部。而这个内部原因,则是——人心思归。换句话说,曹操手下的军队虽然是骁勇善战,可是在赤壁之战前已经都想着回家了。对此,可以解读为士气低落,但更重要的是远离了中原地区,当时的士兵想念家乡,厌战情绪比较明显。
这当然容易理解。因为自从官渡之战后,曹操这边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。先是对袁绍的河北地区进行全面的战争,打了好多年终于算是占领了冀州等地,后来又发动辽东战役,士兵们更是疲惫不堪。虽然最后胜利了,但是最后一丝潜力也被消耗一空。还没有来得及修整,曹操又发动了荆州战役。
尽管荆州的刘琮投降了,但是刘备这个死对头却一直在顽抗。没办法,曹操派出了最精锐的5000骑兵一路追杀,长坂坡一番恶战之后,曹操的士兵是真的成了强弩之末。
而另一方面,曹操的士兵除了厌战之外,从北方辗转到了南方很不适应,生病的士兵非常多,并且得不到及时的治疗。再看到深不可测的长江,本来习惯了车马战争的曹操军队更是头疼,因为站在船上会晕船。所以,当时曹操的军队人困马乏,被疾病疟疾以及长江天险困扰着,自然是中看不中用。除了人数多一些之外,其实战斗意志很弱。
也正因此,在整个赤壁之战中,曹操这边很少主动进攻,多数时候都是选择了防御,这很不符合曹操的军事风格。其实,不是曹操选择了被动,而是他也知道手下的士兵不愿意再打仗了。因此,在赤壁刚刚遭遇到了失败,曹操就带领着军队回到了北方,就是怕士兵情绪出现极端可能,进而产生更大的损失。
于是,与其说成是败军撤退,倒不如说是主动撤军。所以,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虽然占据优势,却还是输掉了赤壁之战的原因所在。